光圈与快门的组合

[复制链接]
查看2760 | 回复2 | 2009-1-22 05: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显示高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请务必填写正确的邮件地址,否则无法通过验证)

×
常规相机有1秒到1/1000秒之间的快门级数,一般常用为1/30秒到1/500秒左右,那什么时候会用到1/30秒,什么时候会用到1/500秒呢
以最佳曝光组合来用足相机的光圈和快门。
摄影法则上称,快门速度大于焦距。比如,使用200头的焦距手持相机,一般快门速度要不低于1/200,也即安全快门。当然,被摄体运动的速度不同、摄影者的手持能力不同、特殊艺术效果的追求,相应的可以在速度上做些调整。但是以上所说的安全快门仅限于长焦端的使用,对于广角镜头,这样的安全级数可以放宽(因为短焦更易持稳),假如使用28mm的镜头来拍照,并非一定要1/30秒的快门速度,可以设定至1/15甚至更低,自然,还必须注意被摄体的运动速度,而不至于将照片拍虚。
那,为什么要打破安全快门而选择低至1/15甚至更低?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景深”这个概念。

影响景深的因素:
理论上,任何被摄物体只有一个平面是处在最佳的焦点位置:镜头焦点所在的那个平面。但事实上,在这个焦点平面前后两边一定范围里仍可以得到清晰锐利的成像。当超出这个相对锐利的范围时,不论在焦点平面的哪一边,成像的锐利程度都会下降。
这个成像锐利的区域,也就是“景深”的实际大小由四个因素来决定:
1.拍摄时的实际光圈大小: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反之,亦然。
2.使用的镜头的焦距长短: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
3.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
4.被摄物体的大小

所以,上述影响景深因素的理论,换句话说也就是影响成像质量的最大光圈要慎用,尤其是在长焦端。但是一味地提升ISO以换取安全快门速度进而保持最佳拍摄光圈也非明智之举。同时我还注意到,大多数照片拍摄失败的原因是,相机的快门速度远低于安全快门。

与快门优先模式相比我更倾向于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来控制相机。光圈优先模式的好处在于上述我提到的对景深的把握,虽然,快门优先模式不容易将被摄物体拍虚,但问题是拍摄时不能更加有效地对相机进行控制,我的意思是,用光圈优先模式中的光圈来控制相机的快门速度,也就是确保焦点平面前后两边一定范围里“景深”的锐利程度最终在成像上重要性。
当然,业内诸多高手更热衷在光圈优先的模式基础上进行全手动模式曝光,以取得更为精准的曝光值。

选择最佳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来凝固或虚中有实地摄取画面有赖于我们对日常物体的运动速度熟知。
比如:迎面而来的自行车、侧面驶过的自行车、在半空划出优美线条时的自行车。
匿名 yujiuxiangyi | 2009-8-22 20: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ifuqi365 | 2014-2-9 17: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果断收藏!

本版积分规则